槐角的功效及作用

来源:未知 作者:生活养生

别名异名

槐实(《神农本草经》),槐子(陶弘景),槐豆(《本草原始》),槐连灯、九连灯、天豆(《河南中药手册)》,槐连豆(《中药材手册》)。

槐角

(槐角)图片源于百度百科

药理作用

1、升血糖作用:家兔注射槐角浸膏后一小时血糖升高,同时出现尿糖,但此反应仅为一时性,注射后一日即恢复。

2、抗菌作用:槐角含有杀菌物质,能对抗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。

3、毒性:槐角中含有一种破坏红细胞的物质,于家兔皮下注射,可使红细胞减少。

加工炮制

①蜜槐角:先取槐角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,喷入蜜水,再炒至外皮光亮,不粘手为度,取出放凉。(每槐角100斤,用炼熟蜂蜜5斤)。

②槐角灰:将净槐角置锅内,文火炒至外皮呈焦黑色,内呈老黄色为度,取放凉。

③《雷公炮炙论》:“凡采得(槐子),钢锤锤之令破,用乌牛乳浸一宿,蒸过用。”

性味归经

【性味】苦,寒。

【归经】入肝、胆、大肠三经。

功效主治

1、清热润肝:槐角味苦性寒,入肝经,《神农本草经》曰:“主五内邪气热,妇人乳瘕。”《本草经疏》曰:“槐为苦寒纯阴之药,为凉血要品,故能除一切热,散一切结,清一切火。”《本草求原》则云:“槐角润肝养血。”故本品有清热润肝之功效。若症见心胸间热风烦闷,风眩欲倒,眼热目暗,妇人乳瘕等,此多为肝家血热之患,可选用本品,清血热,润肝燥,则诸证自安。

2、凉血止血:《滇南本草》曰槐角:“止血散瘀,治五痔肠风下血。”本品苦寒,入血分,能清血分之热,而凉血止血。如《杨氏简易方》选用本品,治小便尿血。《良朋汇集》槐子散,则选用本品,治血淋并妇人崩漏不止。故对于血热妄行而致的肠风泻血、痔血、崩漏、血淋、血痢、吐血、咯血、鼻衄等血证。宜用本品,凉血止血。

3、鉴别应用:槐角功似槐花,但止血作用弱于槐花,而清热降火之力较强。药性阴寒沉降。善止痔血。用治肝火上炎、头痛眩晕目赤等证。

用法用量

内服:5~10克,煎汤,或入丸,散。嫩角捣汁用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
宜忌酡伍

【和合宜忌】

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。

【配伍应用】

配地榆凉血止血。治下焦热盛所致便血、痔血、血痢、尿血、崩漏下血等症。地榆味苦、酸,性微寒。味苦沉降,酸涩收敛,微寒清热,且“清不虑其过泄,涩亦不滤其过滞”,为清热凉血,收涩止血之佳品。槐角,善清肝与大肠之火,有凉血止血之功。地榆以收敛止血为优,槐角以凉血止血为长,二药合用则止血作用倍增。

相关内容: 中药大全
『 猜你喜欢 』
  • 荸荠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

    荸荠简介 荸荠别名地栗、马蹄,原产中国南部和印度。称它马蹄是因其外表如同马蹄,又因形状、性味、成分、功用都与栗子相似且在泥中结果所以又有地栗之称。荸荠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,

  •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及图片

    连翘简介 连翘属落叶灌木,别名:黄花条、连壳、青翘、落翘、黄奇丹、香港俗称一串金。产于中国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安徽西部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。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【性味归经

  •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-食用方法

    黄精一味药食同源的药材,因为性味甘甜,食用爽口而常被老百姓用于食用。黄精因形似鸡头,又名鸡头黄精,其根茎肥厚,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分,具有滋阴补肾,补气养血的功效。

  • 糯米香叶-图片

    糯米香叶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,因其叶香味类似新鲜的糯米散发的清香,因此得名糯米香。糯米香叶可作为茶的一种香料,阴干后加入到茶水中,香气特别浓糯米清香味。人在烦燥的时候

  • 连翘

    【性味与功效】: 味苦,性凉。功效:清热解毒。 【传统应用】:主治外感风热,温病初起,热病高热、斑疹,疮疡肿毒,瘰疬,丹毒、乳痈等病症。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:①连翘饮(《

  • 升麻的功效及作用

    药物名称 【正名释名】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上品,为毛莨科植物升麻、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的根状茎。本品其叶似麻,其性上升,故名。 【拉丁用名lCimicifugaloetida L;cimicifugadahur

  • 千年健-功效及作用

    别名异名 一包针(《中药志》),千年见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有止痛消炎解毒作用。 加工炮制 1、净制除去杂质,洗净。 2、切制 ①润切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片,晒干

  • 西洋参的药理作用

    性味与功效 味甘、微苦,性凉。功效:益气养阴,清热生津。 传统应用 主治肺胃阴虚,气阴两亏,咽干口渴,久嗽失血,虚热烦倦。 传统方剂 清暑益气汤(《温热经纬》),药用西洋参、石

  • 朱砂的作用与功效-朱砂图片

    朱砂的功效 朱砂,化学名叫硫化汞,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汞,汞与硫化汞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回事,汞有毒,而硫化汞是无毒的,而且水溶性极差。原朱砂本身对人体是没有多少伤害的,关键是

  • 茜草根的功效及作用

    内容导读:【别名异名】茜草(《神农本草经》),蓓、茅、茹蔗、地血(《名医别录》),染绯草(《蜀本草》),血见愁、风车草(《土宿本草》),过山龙、地苏木、活血丹(《本草纲目拾遗》),牛